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构建T型能力矩阵 培育复合型技术精英

在“数字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正经历从传统数据采集向智能化时空服务的深刻转型。面对行业对“技术攻坚+跨界融合”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职普融通要求,聚焦职业教育新工科建设,创新提出“T型人才”培养理念,通过理念革新、机制再造、技术赋能,构建起“纵向深耕技术专长、横向拓展跨界能力”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为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理念破冰:从“单一技能”到“T型能力矩阵”的范式突破

针对传统测绘人才培养中“能力结构单一、跨界融合不足”的痛点,学院将“职教新工科”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性提出"T型人才"培养目标,纵向打造"数据采集处理—智能化技术应用—空间信息决策服务"的能力进阶通道,将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核心教学模块,着力培养技术攻坚型骨干人才;横向融合BIM技术、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跨领域技术群,对接五大类职业资格标准,塑造学生一专多能的跨界协同能力。同时,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培养全过程,实现从技能单一型向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跨越。

——机制创新:“韧性+柔性”双轮驱动专业动态适配

为应对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和岗位需求变化,学院构建"韧性+柔性"双轮驱动的专业建设机制。一方面,与南方测绘、中煤航测遥感集团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搭建“产业雷达系统”,实时追踪北斗导航、实景三维中国等领域的技术前沿,每半年发布《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报告》,通过“课程模块集装箱”动态适配机制,及时替换老旧内容,嵌入最新技术标准,保障专业培养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开设“职业拓展课程群”,依托“学分银行”实现跨专业学习成果互认,支持学生自主组合“专业核心模块+跨界拓展模块”,形成“一生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既筑牢专业根基,又赋予发展弹性。

——教学革新:AI赋能构建智慧教学生态

以“项目链驱动”重构教学逻辑,将高速铁路精测精调、城市地铁变形监测等真实工程拆解为“基础技能训练→子系统整合→综合实战”递进式项目链,通过“任务单明确目标、问题单记录难点、评价单多维反馈”的闭环管理,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打造“三元协同”师资体系——学校教师负责知识架构搭建,企业师傅传授实战经验,AI导师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三者协同开展“AI导学(课前)-AI助学(课中)-AI评学(课后)”全流程教学。开发《项目实践AI指导手册》等数字化资源,利用智能算法实时诊断学情,推荐差异化学习路径,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智慧赋能。

——成效显著:培养质量与社会价值双提升

经过持续探索实践,学院"T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对口就业率91%,用人单位满意度100%,其中75%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学生连续四年获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X证书获取率100%。专业建设成果丰硕,建成国家级专创融合金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等特色课程,教师团队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5项,技术服务经济效益超500万元。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坦桑尼亚等国输出职业技术标准,参与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等海外项目职业培训,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从“跟跑产业”到“领跑变革”,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职教新工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印证了以“T型能力矩阵”为核心、以“理念创新-机制再造-体系重构-技术赋能”为路径的培养模式,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学院在技术深度与跨界广度、产教融合与数字赋能之间找到了人才培养的最佳平衡点,构建了充满活力的新型教育生态。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T型人才”培养内涵,不断迭代升级,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精技术、善融合、有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