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在元旦来临之际,保育院的大班孩子在忙活什么呢?快来瞧瞧吧!
走进传统手工坊,色彩斑斓的盔头,华丽精致的云肩,飘逸灵动的髯口,每一处细节都是一双双小手的用心装点,这亲手制作的过程承载的是孩子们对美的探索与感知,也将对戏曲之美的感受用心呈现。戴上自制的盔头,捻着髯口,模仿着戏曲演员的步伐,举手投足间,戏曲服饰的独特魅力已悄然沁入童心。
走进“兵器微展馆”,这里满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与小巧匠心,从最初用彩纸卷出的简易“宝剑”,到后来用塑料管塑形、颜料上色的威风“长枪”,自制兵器的迭代展现的是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凑近了,细细观察,轻轻触摸,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快乐评书馆”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盛宴正在热闹开席。孩子们化身小小说书人,开启了创意无限的戏曲故事演绎。为了讲好这些故事,他们可没少花功夫。从故事选材到声情并茂的讲述,把讲故事变成充满童趣的互动游戏。
你说书来我搭台。两个班级联动,为评书馆量身定制表演舞台,台上台下配合默契,台前台后通力合作,从舞台设计到需求沟通,从认真选址到合力搭建,精彩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小小戏楼看大戏。用心搭建的迷你戏楼,是搭建技巧与创意想象的结合,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戏曲动画正在上演,仿佛藏着一个袖珍的戏曲乾坤。
文创馆里真热闹,戏曲小书签和钥匙扣,脸谱明信片,云肩小扇子,还有冰箱贴和盖章打卡……把对戏曲的理解与热爱,通通汇聚在这一方小小的文创空间里。
“光影戏苑”里,孩子们精心制作的皮影戏道具登场亮相。从挑选材料,到用彩笔细细勾勒人物轮廓,再到小心翼翼地打孔、制作,每一步都饱含着孩子们的专注与热爱。此刻,在灯光映照下,孩子们举着皮影,演绎着生动传神的戏曲故事。
非遗大剧院里更是精彩纷呈。当《川剧变脸》的锣鼓声敲响,演员们身着戏服,步伐灵动,手在脸前一挥,脸谱瞬间变换,孩子们惊讶得合不拢嘴,时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秦腔・大闹天宫》背后是孩子们满满的努力与热忱。剧本商定、道具制作、用心排练……在这粉墨登场的时刻让观众热血沸腾。戏曲的韵味流淌进纯真的心灵,为他们的童年添上了浓墨重彩、韵味悠长的一笔。
这是一场戏曲探秘之旅,也是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在保育院里,童真与古韵撞了个满怀,戏曲的种子就此种下,静候岁月浇灌,绽放传承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