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蝉鸣起,一场以“心理赋能”为核心的心灵之旅在长师附小拉开帷幕。面对小升初这一关键转折期,我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与正念减压技术,帮助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与社会支持感知,为过渡期注入心理韧性。
“Hello,Hi”小约定:建立积极心理契约
根据心理契约理论,师生共同制定“听到‘哈喽’即回应‘嗨’”的规则,强化群体归属感与仪式感,有效降低陌生环境下的焦虑感;同时,三秒安静期的设计融入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正念觉察”理念,帮助学生从分散注意力转向专注当下。活动后,现场迅速从嘈杂变得有序而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突然感觉大家紧密相连,连平时容易分心的同学也能专注起来。
“老师说”欢乐开场:在游戏中理解情绪价值
借助执行功能训练理念,“老师说”指令游戏能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分配、反应抑制能力,缓解因升学压力导致的注意力涣散;活动中,老师运用认知重构技术,坦言自己筹备时的焦虑,帮助学生认识到“焦虑是成长信号而非缺陷”。游戏过程中,同学们主动分享紧张、期待等真实感受,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大家感慨原来老师也会紧张,考试好像没那么可怕了。
“一圈到底”挑战:在协作中接纳焦虑
基于团体动力学与社会支持理论,在呼啦圈传递的协作任务中,同学们在集体互动里体验到被需要与被支持;老师还将游戏中的“卡顿”与升学焦虑类比,让大家学会接纳焦虑。无论挑战成功与否,班级氛围都十分热烈,失败的小组也能为队友鼓掌,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同学们说,当大家互相鼓励“别急”时,焦虑似乎也没那么糟糕了。
放飞自我吧!少年:正念减压与自然疗愈
通过“蝴蝶拍”“深呼吸”等动作,活动运用正念减压疗法,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缓解躯体化焦虑;同时利用操场草坪的开放空间,结合“海滩想象”引导语,帮助学生从“定向注意”转向“非定向注意”。闭眼环节中,不少同学露出微笑,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大家反馈,这一刻,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只有自由放空的惬意,连空气里都飘着轻松的味道!
本次团体辅导以“游戏化学习 + 正念减压”为双核驱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学们不仅能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彼此间的互助行为增多,应对压力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带着“心理铠甲”从容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