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学科不再是孤岛。”近日,由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主办的西安浐灞国际港跨学科学习课例研讨与观摩交流活动在西安市浐灞第六小学举行。活动以学科融合教学创新、大教研机制完善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议题,深度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系统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新样态,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市教育学会会长田征、市教科院院长解慧明、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兰、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新平,市区两级学科教研员、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汉中市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育同行参加活动。
浐灞国际港教育局副局长张国轩阐明了跨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价值,鼓励教师们打破学科边界,创新教学模式,以融合之力驱动教育提质。
活动中,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浐灞第六小学总校长董海英介绍了学校跨学科课程的实施路径,通过多元育人方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样态。在校长论“道”环节,来自西安华清园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刘林娜、西安国际陆港第四小学第一副校长汪西宁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情况。现场教师纷纷表示,精彩的分享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了顶层指引,明晰学科融合方向。
数学遇上美术,语文融合道法,体育+科学……在17项跨学科主题课程成果展示中,师生们利用创意市集的形式,化身“摊主”,全程介绍现场课程文化产品,嘉宾则通过手中的“校园币”自由选购。现场询价声、赞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的氛围将跨学科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鲜活的互动体验。
随后,承办校的8位教师带来了精彩课例展示。在课堂中,老师们展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巧妙利用教学道具,时刻与学生保持互动,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学习场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教研活动,而是一次打破学科壁垒、重塑课堂形态的探索,跨学科学习真正能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浐灞第六小学语文教师孙梦露在主题研讨课后感叹道。
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研讨活动,是浐灞国际港教育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从理念传递到课堂落地,从实践探索到专业研讨,全维度助力教师突破学科孤岛,构建出“教学评一体化”新样态,以实践诠释“学科无孤岛”,展现跨学科教学的多元可能。
西工大附小、西安市曲江第四小学等市内外10余所学校代表,董海英“名校长+”共同体联合承办的4所学校成员,以及浐灞国际港学校教师代表共计26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