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2024年,西安市积极规范校企合作,3所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共建试点班,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双高计划”成效显著,产教融合有序推进,高等教育特色创新;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助力学习型城市建设。
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逐步整合各类散小弱职业学校,支持市卫健委新建西安市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市体校已迁至奥体中心;莲湖区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西安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合并。
文体中心效果图
为了提升高陵区职业教育办学设施水平,解决渭北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高陵区职教中心实施迁建。迁建后的职教中心硬件设施将得到有力的提升,办学规模由现在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5000人,为西安北跨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高陵产教园区已纳入本轮国土空间规划,陕交院6000余名师生已入驻园区。目前,筹建的西安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渭北汽车学院正在积极推动。根据规划,产教园区包含双创中心、青少年职业体验馆、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建成后将发挥省级示范引领作用,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职教中心效果图
陕交院效果图
出台了《西安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发展共同体;支持职业院校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技能成果转化,校企共建优势突出的产业学院,建立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5个;推进西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组建4个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和4个产教联盟;会同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评选认定33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采取“周监测、月调度、季考核”措施,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上半年,51所中职学校中47所达标,达标率为92.16%。
灞桥区、长安区推动职业教育“名校+”工程,组建22对;探索综合高中试点,2024年遴选3所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共建试点班。
高质量承办2024年陕西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展示技能成果;编印中考招生指南中职分册1.2万册,举办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及中招会,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公办中职学院提前完成招生指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提升。
高等教育特色创新
西安文理学院在国务院学位办官网公示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其教育、机械、文物三个学科获硕士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专业,学前教育等16个专业获省级一流专业。西安开放大学创建省内一流开放大学,加快改造办学条件,提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发展质量。
“双高计划”建设取得新成效,支持市属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办学条件,拨付“双高计划”专项经费共计8000万;西铁院全面做好国家“双高计划”评估验收,加快推进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西职院培育2个省级双高专业群。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推进有力。西安文理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获批立项。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持续巩固,指导市属高校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相关工作举措。截至6月30日,已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11635人,去向落实率86.43%。其中,西安文理学院已落实就业去向3349人,去向落实率83.12%;西铁院已落实就业去向4693人,去向落实率89.82%;西职院已落实就业去向3593人,去向落实率85.41%。
社区教育深入推进
持续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遴选推介工作。2024年遴选推介市级“百姓学习之星”15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8项。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遴选“百姓学习之星”212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18项。其中,21人荣获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20项“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获国家表彰。71人荣获省级“百姓学习之星”称号,40项“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获省级表彰。
举办西安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每年举办主题鲜明、特色多样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通过现场展示、亲身体验、宣传讲解及发放社区教育成果手册等形式,广泛宣扬学习成果、群众身边的典型事迹等,积极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西安发布、西安日报、华商网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报道,2023年开幕式当天线上观看人数达15万人次。
持续开展老年教育师资智库遴选推介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西安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不断挖掘优秀师资,推动全市老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连续开展五届西安市老年教育师资智库遴选工作。经各区县教育局、相关单位推荐,市级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等环节,累计遴选出303人入选西安市老年教育师资智库。
接下来,西安市教育局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全民终身教育。积极推进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联盟、高陵产教园区建设,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支持市属高校内涵提升发展,持续推进“双高”计划,指导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