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陕西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制定《西安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助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秉持科学教育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重、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协同发力、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并举的理念,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部室及场所建设、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等举措,全力一体化推进科学教育稳步发展。
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发挥学校与校外基地两大主阵地作用,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科学教育活动,以期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强科学教育的推广和实践。
校企共育 构建科学教育新模式
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将企业优质资源融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校本教材为蓝本,以科学课堂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途径,以科学教师为引导的科学教育新模式。
该校构建了“134科学教育体系”,通过“三进两结合一平台”教育实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开设“经·沥”大讲堂,定期邀请院士、科技专家、企业劳模、三秦工匠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集项目研发、设计、制作、展示为一体的“三中·科技”社团,通过跨学科融合,构建学校科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科技兴校 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建设了高标准的科技实验楼和占地800余平方米的青少年科学院。科学院下设STEM、人工智能等六个学生研究中心,无人机、3D打印等近10门科技选修课及专业化社团供学生学习。
学校通过协同课堂、科技节暨学科节(理科专场)系列活动、多元分层科学类选修课、飞天大讲坛等形式,开展面向全员的创新思维培养和科普活动。推出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创新公益课、学科竞赛、 科创竞赛、学生课题、高校科学营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科学育人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题”
浐灞第四小学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结合“双减”做加法,走出了一条多学科融合,形式内容丰富,家校社广泛参与的“一轻三纵四横”特色科学育人之路。
该校数智化建设案例被陕西省教育厅选为优秀案例,并搭建元宇宙展馆面向全省推广培训。理趣科学课堂、“一码当先”课程、国漫科普课程、数智科技艺术课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拓展了课堂半径。同时,学校还围绕教师培养、学生活动、科技社团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全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题”。
综合育人 让科学教育落地生根
鄠邑区新区小学注重“人才早期培养”,做到全学科融合、全学段贯通,形成了该校科学教育的特色亮点。
在要素保障方面,建设了科学教室和信息技术教室,设立了“科技专家+学校科学教师”双师制教师团队,邀请鄠邑籍科学家雒建斌院士不定期给学生讲科学。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了以“数学、科学、信息”为主,以“科学+”跨学科融合实施、以实践探究课为特色的全学科科学教育课程,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问、勇于探究、乐于合作能力。学校还从4方面15项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解决科学教育“由谁评”“怎样评”的问题。
专家建议:依托本地优势资源 深入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惠增宏对西安市各学校目前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认可,并提倡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元素,特别是陕西的历史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学教育质量。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副主任崔万照提出科学教育应关注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使命感,反对完全照搬硬套的做法,主张利用陕西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科学教育。要加强科学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应关注科技资源的科普化。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的研究员、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副所长李勃建议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和贡献社会。
陕西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杨永生教授强调科学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人才分级分类改革和高校科技创新的地位。
下一步,西安市教育局将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丰富科学教育方式载体,增强师资力量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教育示范项目,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惠增宏对西安市各学校目前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认可,并提倡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元素,特别是陕西的历史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学教育质量。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副主任崔万照提出科学教育应关注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使命感,反对完全照搬硬套的做法,主张利用陕西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科学教育。要加强科学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应关注科技资源的科普化。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的研究员、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的副所长李勃建议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和贡献社会。
陕西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杨永生教授强调科学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人才分级分类改革和高校科技创新的地位。
下一步,西安市教育局将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丰富科学教育方式载体,增强师资力量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教育示范项目,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