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 发展看教育① | 奋力书写西安“幼有优育”新答卷

今年以来,西安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根据国家、我省、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目标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和市级统筹,积极实施公办园扩容提质、普惠性民办园规范提升等工作,加速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显著

截至2023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008所,在园幼儿38.98万人。公办园1119所,在园幼儿21.75万人,公办园及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55.73%和55.80%。普惠性幼儿园1912所,在园幼儿37.09万人。较“十三五”末(2020年)的公办园及在园幼儿占比分别提升3.75和5.5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

精准施策助推优质普惠发展

2024年3月,我市研究出台了《西安市推动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实施方案》。公办园扩容提质实施方案的核心是增加学位供给,提高办园质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按照方案,到2027年,各区县(开发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对达到65%、70%、75%以上的,分别给予1000万元、1500万元和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2024年,我市有8所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实事,项目建成后新增学位2340个,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入公办幼儿园需求。雁塔区按照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要求,在2024年度新建并投用3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810个;碑林区深入挖潜公办学位资源,应开尽开,开足开齐,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

同时,还出台了《西安市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提升实施方案》,从严格准入认定、规范招生行为、强化收费核定和监管、加强质量管理、落实扶持政策和加强监督考核6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健康发展,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该方案的核心是严格准入条件、强化收费和监管、加强监督考核,促进普惠性民办园规范健康发展。新城区华清学府幼儿园作为一所普惠性民办园,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坚持规范提升发展方向,持续强化管理,努力提升质量,受到周边群众的认可和肯定。

加速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市等级园达到1626所,其中省级示范园172所,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67%以上。

培育市级游戏改革试点幼儿园、家园共育示范幼儿园161所。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作为第一批市级游戏改革试点园,充分挖掘“马背上的摇篮”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持续开发游戏化教学资源、创建多元丰富的红色文化环境、打造自主探究游戏区域等工作举措,将幼儿游戏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精准帮扶9所幼儿园加快提升科学保教水平,扩大了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连续开展三届优秀游戏活动和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案例大赛,全市教师全员覆盖,提升游戏活动组织能力水平。在西安市第二届游戏活动案例大赛上,灞桥区狄寨街道中心幼儿园江雨杭老师通过《一场说野就野的野餐》案例展示,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索世界,在游戏中探索、发现、享受别有生趣的野餐游戏。活动中,教师依据幼儿的需求提供、调整、优化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给予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机会,真正的做到课程来源于儿童又回归于儿童。大赛不仅提升了教师对生成性课程的构筑能力,也在实际教学当中有效地支持孩子、助推游戏,做孩子游戏的好伙伴,深受幼儿和家长喜爱。

举办教师、保育员专业技能大赛,开展“市、区、园”三级分类全员培训,构建“3+3”教研体系,提升师资专业能力。在全市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大框架下,高陵区深入实践教研改革,印发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1+1+1+X”学前教育网格教研责任区,围绕“课程建设、自主游戏、文化建设”等主题积极开展专项培训、联合教研和集中研讨活动,加快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园所保教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教育公平

印发了《西安市学前教育阶段招生入园管理办法》,强化市级统筹、夯实区县(开发区)责任,实现招生全过程管理,统筹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同步招生,对招生对象批次顺序、招生范围划定、招生计划下达、录取规则等事项均予以规范,全力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就便入园,促进教育公平。

下一步,西安市教育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一体推动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提升,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多元化供给能力,全方位提升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让老百姓都能就近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