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 创新实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创新改革,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我市多个区域不断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创新实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2年度西安教育民生实事之“优质均衡示范区”——

碑林区

挑大梁 当主力 打造硬核优质教育圈

作为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碑林区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挑大梁、当主力”“干实处、走前列”,坚持高品质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高素质培养队伍,以排头兵姿态推动碑林教育步履稳健、精神饱满地驶入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快车道”,用“奋进之笔”向人民群众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财政教育投入总计61.5亿元,争取各级建设项目专项资金15.1亿元。新建铁一幼、第九保育院、盐店街幼儿园等学校7所,改扩建铁二幼、大学南路小学朱雀分校、含光中学、铁五小等学校30所,共增加学位22750个,满足了新增学位刚性需求,完成17所“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省级各类优秀教师497人,市级各类优秀教师994人,区级各类优秀教师1725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比在全省全市处于领先地位。

全面深化“名校+”改革,组建129个“名校+”(含市级“名校+”41个)、645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实施对外输出碑林教育品牌,跨区域组建35个“名校+”,为省市基础教育发展贡献碑林力量,打造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教育圈,构建了“三纵两横”网格化多片均衡分布的硬核优质教育格局,真正把好学校办在了老百姓家门口。

新城区

教育优质均衡 托起美好明天

“这几年,新城区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都能在家门口的学校上,不但距离近,硬件设施强,老师也很好。”家住韩森东路的茅先生开心地说。

新城区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纵深推进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实施“红色育人传承、教育内涵发展、队伍量质齐升、办学品质提升”四大工程,着力打造校园书香浓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名区,努力让辖区群众享有更优质、更公平、更美好的教育,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新城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新建市89中学分校、后宰门小学幸福校区,新增优质学位3020个,树起全市“新校”即“名校”新标杆。完成第二批8所“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建设,改扩建学校5所,改造提升50余所,办好办强公办教育,优质学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实行一长多校,目前已涵盖42所学校,占全区公办学校的57%。动态孵化“名校+”教育集团28个,实现了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培育“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学校13所,全区教育品质实现整体跃升。

莲湖区

群众教育获得感 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莲湖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群众需求,着力抓好校园建设提速、师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品牌塑造“四大工程”,奋力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绩、新发展。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节节攀升,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国家级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区等荣誉称号,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

“十三五”以来,莲湖区累计投入18.58亿元,新建、改扩建校园22所,新增学位18810个。特别是莲湖第一学校、莲湖第二学校、大兴新区初级中学、远东实验小学、第七幼儿园、第八幼儿园等新建校园以及市70中东校区、远东二小、红光路小学、洒金桥小学、龙首村小学、报恩寺街小学等一大批改扩建校园的建成投用,深受群众认可和好评,有力保障了辖区群众的入学需求。

聚焦群众优质教育需求,深入实施“名校+”工程,带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名校+”教育共同体实现各学段全覆盖,组建市级“名校+”18个,其中7个获评市级优秀“名校+”。市25中、市42中、洒金桥小学、南小巷小学等一批“+校”办学质量明显提高,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灞桥区

持续推动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灞桥区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聚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课堂教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灞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今年投入16.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8所,新增学位9390个,确保学位供给。深入实施13所“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并争取项目资金2308万元,从办学环境、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办学实力。采取“合作办学、打造品牌校”模式,在成功打造东城第二学校基础上,将今年新建成的学校委托区域名校管理,持续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服务,精准落实惠民政策。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精准实施,落实资助资金1438.64万元,受益学生105646人次。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全区37所学校,14344名学生受益。“五项管理”“双减”政策有效落实,持续巩固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切实减轻了学生校内外负担。

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6.21%。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组建东城一中、纺小等教育集团9个,充分发挥名校、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快速发展。

高陵区

三年创建齐发力 优质均衡结硕果

创建高陵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陵区加大投入固本。近三年投资5.7亿元,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段学校41所,新增学位22005个。大力实施校园整体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美丽校园。为义务段中小学校配备了智慧黑板、计算机教室等设施设备,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建强队伍提质。推进骨干教师培养,新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21人,培养区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50多名。建立网格化教研培训体系,线上线下全员培训。创新实施“百课示范 千课引领”工程,发挥专家、名师示范带领作用,组建60个区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组织187名校长、教师参加交流轮岗,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

深化改革赋能。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完成31名校长的职级评审认定,内联外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实施“名校+”工程,组建9组市级“名校+”共同合体、10组区级“名校+”共同合体,1个教育集团、2组“名校+”城乡共同体,实行“名校”和“+校”捆绑发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聚力多模式“名校+”向集团化办学升级,不断释放“名校+”的动能和潜力。

2022年度西安教育民生实事之“创新实践示范区”——

西安高新区

勇担“科教兴国”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过去的三年,是高新教育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的三年,也是高新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三年。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范化应用试点区、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陕西省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区、陕西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等,一系列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相继落地高新,为打造高新教育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能级、增强核心竞争了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全面实现优质学位充足供给的基础上,高新区凭借“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建立起了一套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办学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教育发展彰显新活力,形成追赶超的教育新生态。

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高地、教育高地、人才高地,科技创新要素、人才资源、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为“三大战略”实施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高新教育将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高新区加快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

西安航天基地

为教育事业发展 提供充足动力


2022年,航天教育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以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创新改革,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让教育创新实践之花在航天大地绚丽绽放。

依托辖区特有红色资源和科技资源,航天基地统筹实施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措施,与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引进来、走出去”研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开花,航天基地各学校全面开展激励性评价改革,开发分层作业、无纸笔测评、过关奖励卡等新颖有趣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评”。各中小学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进行融合,将极具独创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嫁接到体验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理论框架上,形成了特有的“果香校园”“小鸡快跑”“飞天农场”等特色劳动项目,

航天基地实施教育科学化发展,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创新实践,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全面提升辖区教师核心素养。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精品微课程、云课堂等,同时依托智慧教学云平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让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名校名师优质教学资源。

西安经开区

强基提质促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经开区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以“建学校、强师资、提质量、创特色、促均衡”为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区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写下了经开教育的奋进之笔。

共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增学位2.6万余个,这是经开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的生动实践。通过规划建设新学校、改扩建老学校,新建校交由“名校”委托管理实现高点起步等方式,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已达到110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日渐均衡。

多渠道配足配强师资队伍,2020-2022年通过公开招聘、进校园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共招聘教师1008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及带动作用,已组建11个市级、42个区级、62个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整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创建高效的第一课堂,搭建多元的第二课堂,拓展丰富的第三课堂,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双减”工作坚持校内校外双向发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

打造“全链条” 优质基础教育体系


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全新管理模式,先后引进陕师大实验小学、西安铁一中、陕师大附中、西安高新一中、西安交大幼儿园,形成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集群。并以名校为驱动,试水基础教育改革,打造“全链条”优质基础教育体系。

率先启用全委托管理模式。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全市率先启用“名校全托管”,已引入陕师大、西安交大、西安铁一中、西安高新一中等名校资源,实行全委托管理,实现“开学即名校”。截至2022年9月,西安国际港务区采用“全委托管理”模式运行的学校已超过10所。

打造“名校+”陆港模式。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深度帮扶西安市第七十七中学、西安市第六十四中学,实行教育教研“八同步”,全面进行人员培训、机制改革,新生招生数量大幅提升,实现“帮扶即名校”。陕师大陆港小学与陆港二小、区实验小学实施“一长多校”紧密型“名校+”,完成了聘用、考核、教学等多重改革,成为西安市“名校+”创新经验推广典型。陆港第一幼儿园探索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进阶。2022年9月开园的陆港五幼、六幼以全委托管理模式交由交大幼儿园教育集团管理,为园区优质幼教资源增添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