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 温暖四季

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如何落实“学生资助工作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把资助工作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的工作要求,是近年来莲湖区探索资助育人与宣传工作相结合、拓宽资助育人载体的创新举措。该区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中,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探索,推动学生资助工作从经济帮困向启迪助困、政策疏困、关爱解困持续发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资助育人的工作实践中。

大学校园行奏响春日“启迪曲”

——探索与高校联动育人,让学生亲身感受大学校园文化,接受思想熏陶,创新育人载体。2023年4月,樱花盛开的春日,莲湖区学生资助中心组织国家助学金高中受助学生20人,赴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参观学习。在西迁纪念馆,学生们认真了解交大西迁的发展史、奋斗史和奉献史,仰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交大唐仲英爱心社的志愿者,带领学生参观地标建筑,开展互动游戏,讲述求学经历,分享大学生活,鼓励大家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将来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参观学生表示:要将“西迁精神”承载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融入自身的学习生活之中,立志成才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大学校园行活动,使受助学生亲身感受西安交大百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激励奋发向上的自强品质,开阔视野,启迪梦想。2023年高考,参加大学校园行活动的武某某、张某某等5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被湖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高校录取,如愿实现“大学梦”。

图为:莲湖区资助中心组织受助学生参观西安交通大学校园行活动

传统回溯行弹出夏日“传承曲”

——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相融合,通过向贷款学生赠送诚信书法折扇,实现道德浸润育人,深化育人内涵。2021年7月起,炎炎夏日,墨香致远,莲湖区资助中心连续3年组织书法教师用毛笔在折扇上书写古人诚信名言警句,赠送给贷款学生,通过回溯古人重信守诺事迹,把重视诚信的优良传统传递给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践行契约精神,履行守信承诺,勤奋学习,提升技能,服务社会。

通过将诚信名言用书法呈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把诚信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构建物质帮助、文化浸润、道德激励相融合的育人模式。近3年来,莲湖区累计为生1155名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313.39万元,学生诚信还款率逐年提高,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图为:莲湖区资助中心组织书法教师书写诚信折扇

宣传基层行吟唱秋日“助航曲”

——探索发挥基层校园主阵地育人作用,多措并举帮扶困难学生,拓宽育人成效。2023年9月,金秋时节,新学年开学期间,莲湖区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职校、幼儿园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关爱帮扶困难学生。西安市第三保育院召开学生资助工作宣传会,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工作程序。莲湖区红光路小学在晨会期间,向学生宣讲学生困难补助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号召红领巾志愿者,关爱身边的困难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莲湖区洒金桥小学教师采用“一对一”方式,通过电话询问、家访交流等途径,了解突发严重困难、低保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状态,送去看望关爱,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政策宣传基层校园行活动,向学生和家长宣讲学生资助政策,倡导关心帮助困难学生的价值导向,通过国家资助帮扶,使学生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2023年9月,莲湖区教育局组织各校园开展资助政策宣讲146次,覆盖学生及家长2.4万人。

图为:莲湖区红光路小学向学生宣讲国家资助政策

帮扶社区行演奏冬日“关爱曲”

——探索与社区协同育人,构建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机制,凝聚育人合力。2022年1月起,寒冷冬日,莲湖区教育局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双报到”,与社区干部一起开展“莲心360”关爱送温暖行动,发挥社区民情台账作用,重点排查原建档立卡、脱贫不稳定、低保、残疾等困难学生家庭生活及受疫情影响情况,与社区干部一起来到困难学生家里,询问学习生活、身体健康情况,协调社区解决力所能及的家庭困难,宣讲国家助学政策,送上牛奶、学习用具、防疫物资等慰问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强健体魄,做乐观感恩、奋进向上的新时代青年。学生及家长表示,要好好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勤奋努力,立志成才,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通过社区行活动,密切与社区的沟通联系,通过资助信息与社区台账双向比对,更加精准的识别困难学生,及时掌握家庭情况,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学生家中,把学生资助这项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工程落在实处。近2年来,莲湖区教育局累计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关爱帮扶11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