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深化“333”举措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近年,西安高新区聚焦托管后教育体量大、管理面积广、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通过深入实施“名校+”工程,统筹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师资流动、推动改革创新,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名校+”工程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强化“3个保障”,让“名校+”工程落地。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名校+”工作专班,建立起“区级工作专班引领指导、‘名校’统筹协调、各学校具体实施”的“名校+”推进机制。二是强化制度保障。按照西安市“名校+”工程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高新区先后制定《“名校+”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名校+”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方案、办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名校+”工程整体发展、办学条件改造提升、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及“名校+”奖励激励。

(二)推动“3项创新”,让“名校+”工程生根。

一是创新组建方式。按照优质均衡、资源统筹、因地制宜原则,以“名校+新校”“名校办分校”组建“名校+”39个,让“名校+”资源实现区域全覆盖,把“名校”资源送到秦岭脚下、沣河两岸。二是创新培育体系。2020年,在总结“名校+”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名校+”从“1.0版”全覆盖,到“2.0版”深度融合,再到“3.0版”集团化升级,将新建学校和托管学校全部纳入“名校”管理,形成像“高新一小+4所新建校+细柳片区校”“高新一中+4所新建学校+秦渡片区校”的工作格局。三创新师资管理。制定《高新区企办教师支援新建学校实施意见》,突破公民办之间、各学段之间管理壁垒,从“名校”选拔任用校(园)长64名、教师200余名支援新学校,全区安排300余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成立“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名师+”教研共同体90余个。在秦渡地区率先试点“名校+”内中层及以上干部竞聘上岗、教师全员聘任上岗,6名副校长、9名中层干部同台竞聘5个中层岗位,做到了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稳妥完成了3所小规模初中合并,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三)构建“ 3个平台”,让“名校+”工程见效。

一是建立自主管理平台。充分给“名校”放权,全力为“+校”赋能,推动“名校+”集团化运行,让每位校长纵向是“名校+”工作的执行者,横向是“名校+”工作的决策者,让高新区的“名校+”并非是“一校带多校”,而是“多校参与、共同发展”,变“名校带动”为“一群学校、一群人一起奔跑”,以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行模式回答了人们对“1校+多校”“累”的质疑。二是构建统筹发展平台。以“名校+”工程为牵引,实施“1+N”工作计划,将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示范区建设、“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新校成名校培育工程”等重点工作互融互通,通过开展“互看互学互比”活动,搭建“名校+”展示平台,树立“名校+”工程、“新优质学校成长”典型示范。通过一次次的观摩,让“+校”深深明白“名校”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名校”的领导团队和教师们能吃苦、有智慧、讲奉献、有情怀。三是形成品牌共建平台。在“名校+”一揽子计划落地后,“一墙之隔”的高新第二学校和原双水磨小学合并融合、“一路之隔”的原甘家寨小学和高新三小同步发展,原鄠邑四中在高新一中的带动下教学质量逐年攀升,50所新建学校在“名校+”工程的引领下,从集中交付到今天,200余天,所有新建学校已实现高位起航、迅速发展目标,成为区域群众认可的好学校,成为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名校”。我们的“名校”是积极主动、毫无保留,真帮、真带;“名校”教师不讲条件、克服困难,远到集贤、草堂、五星支援“+校”、交流轮岗;我们的学生无论身处秦渡、庞光、兴隆,还是东大、细柳、九峰,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同台竞技、展示精彩,眼里有光、脸上有笑、自信满满。这就是我们“名校+”工程实施的目标与初衷,也是我们教育人的理想与追求。正因为,高新区决心一次下足、措施一步到位,真抓实干,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实验区”“国家级青少年校园篮球满天星训练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陕西省近视防控试点区” “陕西省思政课改革创新‘大练兵’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奖”,共获省市级以上教育教学及科研奖励200余项;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

 

 

独行快,众行远。下一步,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紧抓教育强市建设机遇,以“名校+”工程为抓手,聚焦既“高”又“新”目标,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只争朝夕,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全市教育事业追赶超越发展作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