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劲激昂 敲响“传统文化”的鼓点 | 美育润心 文化育人⑤

2024年,我市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要求,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我市在积极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示范区工作中,市教育局统筹推进,各区县、开发区结合区域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充分利用各类课堂,结合校情开展浸润式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水平和创造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安塞腰鼓是陕北传统民俗,刚劲激昂 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我市各学校传承传统民俗,敲响新时代的文化育人的“鼓点”。

灞桥区

背着小腰鼓,小朋友们上敲、下打、扭腰、跨步,时而奋力跳跃,时而穿插变换。幼儿以健美的舞姿、铿锵的节奏展现腰鼓文化的独特魅力。

灞桥区新合街道第五幼儿园积极引入安塞腰鼓文化,旨在通过腰鼓教学,实现美育滋养心灵、文化培育人格的教学目标。园所成立腰鼓社团,为幼儿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

临潼区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节奏,火红的腰鼓在临潼区骊山初级中学的操场上舞动起来,鼓声震天,气氛激昂,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学生们精神抖擞,扭腰跨步,彩绸翩舞,起势、马步、对望……

学校开设了腰鼓社团,每周二、周四进行社团教学,校园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周至县

周至县九峰镇中心小学在2019年开设了腰鼓校本课程,学校将大课间活动换成腰鼓操,打造了腰鼓操特色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打腰鼓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团队意识。

学校将腰鼓作为学校特色社团,利用每周三和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开展腰鼓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展更多的兴趣爱好。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泾河第一小学‌将安塞腰鼓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孩子们在了解民间文化的同时传承腰鼓技艺,磨练意志品行,发挥个性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安塞腰鼓的学习与表演,让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且舞且行云踏曲,边敲边吼浪同歌。沣西实验学校的腰鼓队曾受邀参加“美育圆梦”全国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活动。作为第一个节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鼓舞飞扬》震撼全场,节目张弛有度,热情沸腾,气势磅礴,赢得观众高声呐喊喝彩。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一小学以传承和发扬安塞腰鼓文化为宗旨,组建了校腰鼓队。这支校队由一群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学生组成。安塞腰鼓校队经常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亮相,在表演时,学生们身着鲜艳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敲打着激昂的鼓点,为校园增添了热烈的氛围和文化气息。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第一小学

高新区

在音乐课程中讲解安塞腰鼓的节奏特点和音乐表现力,在体育课程中教授腰鼓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步伐。西安高新区第五学校将安塞腰鼓纳入音乐、体育和“大美陕西”校本课程中。学校成立了“安塞腰鼓”社团,在五年级开展“安塞腰鼓”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校园的非遗展厅,也专门设置有安塞腰鼓文化宣传栏,让学生感受腰鼓文化的内涵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