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动态 | 临潼区:着力“减”有方向,聚焦“加”有质量

临潼区全面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充分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着力“减”有方向,聚焦“加”有质量,促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实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社团教育加法,全面提升素质素养。

“双减”政策实施三年以来,临潼区各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聚焦“双减”工作,丰富多样课后服务,形成“一校一品”,助推“双减”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临潼教育新亮点、新特色,彰显基础教育新临潼、新形象、新体验。

一、全面覆盖,坚持标准尺度,确保政策落地

代王初级中学秉承“质量立校”原则,以作业设计与管理为突破口,狠抓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定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9项方案,采用“基础(必做)作业+特色(选做)作业”的模式,设立每周五为“无作业日”,探究“零作业”制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留出空间。

二、精心谋划,加强服务温度,提升品牌活动

骊山新家园学校以社团活动为主阵地,特色课程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足球联赛等,把五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思想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得到升华。砖房小学坚持“红专并举,学以成人”的理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以德育为首的少先队工作管理方法,“当好接班人”和“我是接班人”升旗系列课程为全校师生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展示出“守住每一个孩子”的班级风采。

三、特色课程,彰显课程亮度,保证服务品质

华清小学以课后服务为契机,创新开设的40多个特色社团和20多个校本课程,劳动实践课程成为“三个课堂”的有益尝试,依托集团校的力量,科学配置“五育课程”。组建“红田”工程、“红领巾小导游”团队,经常性走进华清池、王泰吉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通关文牒打满46份,历经14站旅程,经受14次精神洗礼,广泛开展爱国教育。康复路小学以“打破围墙做教育,突破学科做课程”的课程建设思路,与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国家授时中心、临潼区中医院等单位携手,开发学校AI、创客、地质、时间、中药、非遗等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全面课程观开展“启元致恒”三级三类课程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个课堂”教学进程,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备、教、学、评、研一体化的教研新格局。

四、菜单选课,呈现教育精度,辅助学生成长

栎阳小学充分发掘教师个人特长和优势教育资源,让课后服务课程菜单化,再通过菜单式自主选课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喜欢的课程,如面塑、剪纸、戏曲、中华武术等,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暖心、和谐、多元的发展“舞台”,使五育并举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得以自由成长。临潼小学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活动,以校本课程《潼乐诵》《大美照应》为依托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主题,通过学校诵读辐射家庭参与、开设“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做经典传人等活动,涵养教师、学生底蕴,丰厚人文生活,提升语文素养,使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强联动,延展科教广度,增强协同育人

学校加强与周边高校及企业的合作,利用课后服务时段带领学生走入真实的科研场所,开展“对话航天院长”“小小气象站”等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实践。砖房小学走进临潼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铁路小学开展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AI科技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最新成果;临潼小学举办走进临潼771所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康复路小学组织“劳模伴我走高校”研学旅行之走进西安科技大学活动;科学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学生不断成长,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励学生进步成长。